当前位置:肇庆资讯网 >> 肇庆娱乐 >> 肇庆八卦 >> 正文

大学国际化需“求同”更要“存异”

2014/12/13 15:39:43   肇庆资讯网   城市网

  国际化的大学并不等同于世界一流大学,比如美国就有三流大学前往中国设立国际分校。

  前不久,教育部对取消“985工程”、“211工程”的传闻进行了否认。同时指出,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加快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决策,今后将加强绩效建设,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这是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强烈渴望。近年来,国内不少大学竞相提出国际化战略,寄望借此作为通向世界一流大学的跳板:有的通过兼并整合,短时间内学校版图迅速膨胀;有的投入大笔资金,大兴基建,校园建设日新月异;有的努力拓展国际交流视野,扩大留学生招生名额……

  对于时下国内大学“大干快上”的“大跃进”现象,香港城市大学副校长、有过十多年境外高校办学经验的程星认为,国内大学在国际化方面存在认知误区,徒有其表,难见其本,许多举措虽不能说完全没有作用,但其实际效果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初衷相距甚远。他同时指出,“国际化的大学并不等同于世界一流大学”,比如美国就有三流大学前往中国设立国际分校。

  程星早年在国内上大学,后赴美国留学,完成学业后,先后在美国纽约市立大学、哥伦比亚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分管国际事务。20多年来,因工作关系,程星足迹踏遍除南极洲以外的各大洲,其中既不乏国际一流高校,也不乏落后国家的高校。本书所辑十一篇文章,均是在美国和香港高校任职期间的切身工作经历和体会。文章内容既有与东西欧、非洲和北美等地高校管理者的业务交流,也有同国内高校管理者的观念碰撞;既有对大学国际化战略定位的关注,也有对大学内部制度建构的剖析,信息丰富,事例详实,极具说服力。

  就大学国际化的概念,程星综合加拿大学者简·奈特和北京大学韩水法教授等人的大学国际化理念后得出,“大学的国际化首先必须是人的思想与行为的国际化”,而实现这一要求,最亟须的是坚持求同存异的原则,当下“存异比求同显得更为重要”。

  存异就需要包容。国内不乏以“包容”作为校训的大学,但实际上又很难贯彻到教学等具体工作中来。说穿了,还是难以脱掉说教的陈旧教育模式,当然还有传统体制的影响。程星举了这么一个大学国际化的反例。从形式上看,国内许多高校向海外学生敞开了大门,但这些进入中国高校就读的留学生除了与中国大学生在一个教室上课,大都又住进了留学生楼,并不能与中国大学生保持全天候的同等交流机会。不论此举初衷,现实结果是阻碍了中外大学生间的自由交流。显而易见,并不符合真正意义上的包容内涵。

  大学国际化,确实离不开必要的基础建设。不过,清华大学前校长梅贻琦曾掷下金言: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大师之谓也。然而,今天国内大学基建热情高涨早成潮流。与此同时,高校负债现象愈加突出,而我们到底又看到多少梅贻琦校长所期待的“大师”呢?一所“大师”贫瘠的大学,又何谈国际化呢?

  事实上,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方面我国并非毫无历史经验可循。倘若我们把目光回溯到民国时期就不难发现,当年的燕京大学和协和医学院在短期内实现迅速成长,在国际高校界占有一定声誉地位,像协和医学院还成为亚洲一流医科大学,国际化思维无疑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燕京大学采用美国教会学校模式,同时又结合了中国特色。协和医学院则从美国请来大批知名专家学者教学和开展学术交流,管理模式上也参照了美国一流大学,这使得协和的学生一踏进校门便有机会同国际一流专家学者接触交流。

  虽然程星以国外一流大学作为国内大学国际化的参考蓝本,但他并不赞成国外大学的两类现象:一是高校的产业化,如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将大学国际化当成赚取外汇的重要产业;二是美国一些一流大学招生中确实存在“任人唯亲”的现象,如包括哈佛在内的“美国私立名牌大学最让人诟病的是优先录取校友的子弟”。这当是国内大学国际化进程中需加回避的弯路。

E-Mail:nihao@foxmail.com 合作QQ:80044735 全国热线:400-664-0095
Copyright© 2018 肇庆资讯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4023058号